泰瑞来说,博世会将更多的研发投入到中国,在本土开发一些能源高效的体系、电气化的体系,提供给汽车行业。
陈玉东总结,我们寄希望于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改革开放中,在走向智能化、互联化、电气化的过程中,博世都可以出一些力,使得他们能够成功,为最终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这是我们积极努力的方向。
上周末,博世集团向媒体通报了2017年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全年销售收入增长近24%,达1134亿元;在华研发总支出64亿元人民币,新增注册专利较去年增长19%。
那么,博世在中国的良好业绩是怎样取得的?博世高管又是怎样看待中国市场的?尤其是对当下的新能源车热是怎样态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和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博士。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陈玉东博士
博世集团在中国生产的产品约90%是在国内销售的。那么,相关产品的国产化是怎样做到的?陈玉东说:国产化是我们每个工厂所追求的指标之一,我们希望尽量多的国产化。但是也有很多产品不能国产化,因为在国内买不到。此外,我们的供应商也非常多,每个工厂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工厂90%以上实现国产化了;有的工厂国产化率处在40%、50%的阶段。同时,博世在中国的62家公司,并不都是制造工厂,很多都是销售公司、贸易公司。其中,博世的制造基地有38个,每个制造基地的生产水平不一样。
在发布会上,泰瑞来说他已经是第五次参加博世在中国的媒体发布会。那么,作为一家著名跨国公司的高管,他是怎样看待与评价5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变化的?泰瑞来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这一提问时说,过去5年,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相信这个情况,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会保持不变。我也看到,中国市场会有越来越大的潜力。因为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在中国仍然有成长空间,特别是农村地区。一线大城市的车辆够多,但是在二三线城市,依然有很多空间,可以容纳新的汽车进入。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泰瑞来
他认为,当我们讲到新能源车时,中国是一个标杆性的国家,快速建立了传统行业往前走的标杆、典范。中国政府也在力推新能源汽车,中国也在全球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还是推动、引入。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化市场,相信这样的情况也会持续下去。
他分析,根据以上所说的现状,我相信整个环境应该是非常好的,我们也会将更多的研发投入到中国,在本土开发一些能源高效的体系、电气化的体系,提供给汽车行业。
在过去的10年间,博世在中国的投资达到48亿欧元,约合400亿人民币。这其中,与汽车产业相关所占的比例大概占多少?有没有投资效果不是很好的,或者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陈玉东回答说:过去10年,博世在中国每年新增投资40亿左右,我们一直保持这样的投资力度。关于汽车和非汽车的比例,我们刚刚公布了2017年在汽车业的销售额是800多亿人民币,总额是1130多亿,减去800多亿,剩下300多亿是非汽车的销售。我们的投资力度和这个比例差不多。
2017年,博世亚太地区实现了非常积极的业务发展
他说,过去,我做了30多年汽车工业,其中博世做了10多年,做投资肯定有输有赢,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果做的投入太超前,前几年就会很难受。比如你投了很大的工厂,投了5年还没有需要,你就会非常难受。但也有好处,由于博世的股权结构,虽然我们在前几年难受一点,但依然可以坚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汽油机方面,博世与联合电子进行投资是在90年代中期。中国的排放法规是90年代末期、2000年才做的。2000年之后,我们发展得非常不错。柴油机方面的投入,无锡工厂是博世当时在中国单一最大的投入。共轨的需求以及排放法规趋严,都是在工厂投入好几年之后。初期几年日子相对来讲确实不太好过,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我们认为这是未来中国市场所需要的技术,所以我们进行了如此大的投资。这几个投资的例子,现在来看都还是非常成功的。
陈玉东认为,一些比较小的、失败的案例我们也说过,有些工厂会被调整。中国团队尽心尽力深耕市场,输赢都不重要,主要是能够为客户、为OEM伙伴提供有价值、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好他们,让他们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
这几年新势力造车发展很快,博世有哪些布局?或者说和哪些新势力有良好的合作,有什么样的成果?陈玉东说,成果马上就要看出来了。包括这个月交付的和今年即将投产的几台车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博世的产品。去年,我们办了一场面向新势力造车的论坛,博世对此是持积极拥抱和支持态度的。只要是我们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的,我们都一视同仁,作为一个很好的客户。当然,在造车新势力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对于供应商来说,我们当然希望他们都可以成功,这样他们可以更多的使用我们的技术、零件。我们寄希望于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改革开放中,在走向智能化、互联化、电气化的过程中,博世都可以出一些力,使得他们能够成功,为最终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这是我们积极努力的方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