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新技术路线解析

来源:东方网
2018-12-07 10:36:57

新技术的投资和方向

就以简单的电池技术来说,在电池形状和材料选择上面,以松下和LG为代表的企业在不同的赛道上面越走越远。

松下:松下的动力电池,紧紧抓住了Tesla,在从18650升级到21700以后,不仅在量上面,在正极和负极材料的应用上,都跑得很远。而未来在与丰田的合作过程中,坚持圆柱的路线,使得这面旗帜树的很扎实。

LG :在全球主要车企的BEV平台上,包括通用汽车、福特、雷诺&日产、捷豹路虎、现代&起亚、沃尔沃、戴姆勒、大众和奥迪,这些车企的未来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如之前的南京工厂,现在的产能也是全部加起来,在议价权上开始掌握了主动。

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每个电池企业投入巨资来做产品,投资产能,根本目的还是在未来赚钱,并不是按照车企期望的10%以下的利润,承担了开发和生产的风险,获取极低的利润。一方面是从单体少赚点,在其他模组和电池系统多赚一些,放长线钓大鱼但是终究要由战略目的的。从电池的事情也可以看到:

1)未来的产业机会,现在不投,可能未来投资不了,像博世一样评估多年的电池业务,没下决心最后可能就干不了了;

2)这些新技术的业务,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需要承担很高的风险,而往往都是短期内赢家通吃的,像国内长起来的CATL,同一批没长起来的度日艰难;

3)在真正完全市场化以前,新业务也是脆弱如小孩一样,需要时刻关注的。

小结

如果现在不作为,不在某条还没有完全确定的路线上投入,可能未来被证明是突破了的事情上,就没有可能性再追上去。就像我们在传统燃油车做了很多的努力,最后还是差距很大一样,在当前的节点,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就是选择并坚持下去。当然这个过程很残酷,可能很多企业都只能退出汽车行业了。

—End—

豆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