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汽车的两个新危机

2018年汽车市场的负增长让所有自主品牌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自主汽车忽然发现,危机原来从没有走远。两个新危机的乍然而至,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本土汽车的成长速度,已经让对手心生恐惧。

自主汽车的两个新危机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9-02-22 10:51
来源: 经济观察报
2019-02-22 10: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8年汽车市场的负增长让所有自主品牌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自主汽车忽然发现,危机原来从没有走远。对个体企业来说,市场的节节败退,末尾淘汰的启动,都已是现实的存在。显然,在短暂的好日子后,自主品牌车企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虽然这在几年前就已经被预见:2013年,当自主品牌从轿车转战SUV市场并获得红利的时候,人们已经预见了其在三五年后面对合资品牌时的对阵局势。

但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危机所在,自主品牌面临“四面楚歌”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前路上,逐渐清晰推近的两大危机:一是来自国际车企的价格下探;二是来自竞争国家的高纬狙击。这两个危机都在今年2月露出端倪。而其中任何一个都足以对中国汽车业造成巨大的打击。

2月中旬,国际车企在中国有两个大动作,一个是大众将在中国发布一个廉价品牌。而丰田也紧随大众在中国注册了两个廉价车品牌的商标,尽管丰田是否会真正推出产品还是未知数,但这两家车企的动向值得警惕。如果考虑到策划廉价车这样重大的战略考虑,它们应该是至少在三五年前就开始布局了,这也代表了车企巨头们对市场的预判。毕竟,这两家全球销量前三的车企在中国的统一动向,足以代表一个新的趋势。

这说明,在此前通过合资自主失败之后,跨国车企巨头决定以新的方式来抢夺自主品牌的市场。而在丰田和大众之后,是否还会有其他的国际车企跟进呢?目前,国际车企在中国市场都有一些入门级的产品,比如捷达——大众将这款产品直接升级为一个品牌。而丰田也有很多同等价位的产品。如果它们将性价比提升,不再像合资自主时代那般直接使用老旧车型换标,那么新品牌的命运是否会不同呢?以韩系车前几年凶猛的进攻为参照,这个问题足以令人担忧。

第二个危机则体现在中国贸易谈判中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指责”。美国认为中国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是不正当竞争,而这带来的影响是,中国可能提前结束新能源汽车补贴。对于似乎还想着吸两口奶的本土新能源汽车,包括整个产业链来说,这无疑是重大“意外”。这是大国竞争中,中国汽车产业在崛起的同时所没有预料到的新阻力——尽管我们预判了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风险,但弯道超车最大的风险在于,“道”是别人建立和维持的,其上密布城堡和壁垒。

华为风波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崛起是多么地艰难。当华为在国际市场遭到美国等国家掀起的反对和禁用风波时,注定了中国车企要崛起,也会面临一样的艰难。在诸多中国车企心心念念的美国市场,不论是大众还是丰田,诸多汽车制造商都为入场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久攻未下者比比皆是。但能否越过欧美市场的“高山”仍是检验车企成功与否的最稿标准,同样也会是中国车企不得不通过的考验。

两个新危机的乍然而至,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本土汽车的成长速度,已经让对手心生恐惧。虽然目前不少车企面临生死存亡,但过去几年中,中国自主品牌领域成功崛起了三家年销量超过百万的企业,这代表未来仍有突围的可能。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车企仍应该谨记两个词:一是“知耻而后勇”,二是“韬光养晦”。从认识自己、认识差距,到稳步前进,这是应对任何危机并最终崛起的关键。

(王国信)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