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来源:东方网
2018-11-02 09:54:13

后来我大学学的是工业设计,因为很喜欢汽车,经常会自己去画很多草图,觉得汽车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那样的,但毕业了也没有发现国内到底哪能设计汽车。

直到我毕业之后第三年,才听说泛亚在招汽车设计师。当时泛亚是国内唯一能够做汽车设计的地方,我的兴奋可想而知,夹着作品集就跑去应聘了。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给我面试的是泛亚的第一任设计总监Zmood先生。他给我出了个题目,他说你是中国的设计师,那你为中国市场设计一款经济型的轿车吧,给你一个礼拜的时间。

我在上海图书馆泡了一个礼拜,绞尽脑汁完成了一本草图集,也可以说是涂鸦集。我在第一页就写了十个设计概念。

当时城里的轿车基本上都是公务商务使用的,很高级,它跟低成本、跟经济性没有关系。

我觉得我设计的这辆车的用户一定是在城乡结合部,他们不光要坐人,还可能要拉货,所以这个车一定要多功能。而且为了减少成本,门也得少一点,所以我提了减少车门的概念,提了多功能座椅的概念,然后还设计了可以拆卸的车顶。

我把作品集带到了Zmood先生面前,他看了半天说,你这个概念还不少嘛。我心一下就提起来了,然后他又说了一句,我们正在进行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其实就是给你出的这个题,内饰设计工作马上要开始了,希望你能尽快加入我们。

我的汽车设计生涯就这么开始了。当时的内饰设计是一个什么状况呢?这就是Zmood先生当时交给我的他画的内饰设计的草图。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这里我想多说一句,今天我不想给大家看那种特别炫的渲染图、效果图,那是设计表层的东西,我很想给大家看的是设计的第一笔,这个概念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第一笔是从哪下去的呢?它到底为什么这样做?

比方说在这张图里面,它想体现的是什么?是一辆经济型的车,用一个特别简单又可靠的内部的骨架,用特别少的零部件尽可能实现更多的功能。

上图中左上角的仪表板,后来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这是我们努力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的成果。我最早的工作,是从搞清楚有几个座位,坐几个人,几扇门,用什么材料开始的,我很幸运地遇到了早期的几位师傅。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这就是那时的我,右边的零件是收音机,设计、数模都是我完成的。后来需要做装车的样机了,我就跟工程师联系供应商报价,一问价格竟然要25万,几乎就是一台高级轿车的价格,我们想这可不行,还是自己做吧,于是我就开始学着去做快速成型、做简易的硅胶模具,然后去翻制样件。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其实当时我们整个团队就是这样的,从最早的草图开始,设计师有机会自己去建模,自己去制作样件,甚至最后一起来组装这台车,这在今天的设计团队里是很难想象的。

因为现在的设计流程已经很清楚了,设计分工也很明确,年轻的设计师可能只需要专心地把他的一个环节做好就可以了,所以这对当时我们这些人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这是我们贴的第一张胶带图,研究车内跟车外的关系,还有零部件跟人之间的关系。这台车也是第一台全数字开发的车型,在当时的国内其实还是非常领先的。我们的团队大概有20个人,这一批人中的很多人都在后来成为了这个行业里面的支柱。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就在车子组装快要完成的时候,我被派到了美国去学习和培训,我最后看到的车子的状态大概是这个样子的,还有很多零件没有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