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来源:东方网
2018-11-02 09:54:13

当时的日本汽车设计处于一个萌芽阶段,社会上有很多的需求,但是进口车又大又贵,不是非常地适合日本,于是像丰田、本田都纷纷涉足了汽车产业。这是他们设计的第一台大轿车,但是造出来以后销量不是很好。

事实上他们发现,在当时的日本人们需要的是另外一种车,能够帮他们拉货、能够在狭窄的街道上穿行的车,所以他们后来就把重点放在了卡车的研发和生产上,这个传统实际上一直延续到了战后。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 TOYOTA G1

丰田从战后到1955年,一直主力生产的是运货的卡车以及四驱车,因为那时候的日本道路状况特别差,在一片废墟中重建,人们更多地还是需要这样的车型。

这是1955年丰田再次推出的一款轿车,皇冠RS,大家可以看到跟战前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从一片废墟中走出来的人们非常地清楚,他们的资源是很匮乏的,他们不需要很大的空间、过度的装饰,但是车子要足够的精巧,能够去满足他们在美学上的一种诉求。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 TOYOTA Crown RS

这款车型小巧又非常地节油,而且日本车经历了几代的发展以后可靠性也有所提升。所以精致小巧、高效节油,再加上可靠,逐渐就成了日本车的一种内在的设计属性,而这种属性是从日本本土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为它日后在世界各地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这个成功有一个契机,就是1970年之后的石油危机。当时的美国汽车市场是非常繁荣的,那种又大又强壮的车型很受欢迎。

但油价的飙升使得人们开不起这样的车了。同时在美国的社会上掀起反战反传统的思潮,所以一时之间,这种大而耗油的美国车变成了腐朽、落后、传统、保守的代名词。

那当时的雅痞开的是什么车呢?是像大众的甲壳虫,本田的思域这样的车型,它们成了品位的一种符号。这个时候,日本车的精巧、节油、高效,一下子就成了它生命力的源泉。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 左: VW Beetle 右: Honda Civic

有生命力的汽车设计是什么样的?它应该是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它应该是植根于文化,从一个社会环境的土壤里面一步一步生长出来的,当这样的种子在其他的环境中也碰到合适的土壤时,它一样也会生根发芽蓬勃发展。这就是汽车设计师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去创造这样的价值。

汽车设计师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使命,就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这几个是195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车型,那是汽车设计师的黄金时代。因为市场蓬勃地发展,战后人们的情绪非常地乐观,经济非常地繁荣,大家都想拥抱变化,因此涌现了各种不一样的设计。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 Buick Centurion XP-301

如果今天采访一个汽车设计师,问他最想穿越到哪个时代,包括我在内都会说那就让我们回到五几年吧,可以去做各种天马行空的设计。

这些疯狂的创意的源头在哪里呢?汽车如此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得回到这台车,就是福特的Model T。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 Ford Model T

这台车是亨利·福特一手设计出来的。Model T的外形很像一辆马车,大家也知道,汽车最早就是从马车演变而来的。亨利·福特曾经有一句名言就说,如果你去问马车的用户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我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Model T核心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用尽可能少的零件,尽可能标准化的设计,使它可以低成本高速度在流水线上大批量地生产。它使得汽车从当时4000美元的富人的玩具,变成了360美元,差不多相当于当年美国福特员工一年的收入。Model T在它19年的生命周期里一共卖了1650万辆。

汽车设计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贡献疯狂的创意和美

  ▲ Ford Model T